时间:2022-03-10 点击: 次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 小 + 大
来源:南京大学 国以史明鉴,校以史明志。百廿荣光不负弦诵,百廿风雨作育英才。一代代南大人在延绵不绝的时间长河里,镌刻着光华璀璨的独特印记。 诚朴始先哲,励学启后贤。在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来临之际,南大官微特别推出“百廿征程 南雍回眸”专栏,带你一起回眸校史,感受源远流长的南雍底蕴,触摸旧时光里的不老传奇,读懂南大人的精气神。今天,让我们回到1952年,探寻七十年前院系调整的历史印迹。 院系调整 HiSTORICAL 大哉一诚天下动, 如鼎三足兮,曰知、曰仁、曰勇。 千圣会归兮,集成于孔。 下开万代旁万方兮,一趋兮同。 踵海西上兮,江东; 巍巍北极兮,金城之中。 天开教泽兮,吾道无穷; 吾愿无穷兮,如日方暾。 相信大家对南大校歌耳熟能详 你可知道“巍巍北极兮,金城之中” 这句歌词里的“北极”是指什么? “北极”是指南京城内的北极阁 它北依玄武湖,西连鼓楼岗 东南方向紧邻的 就是校歌创作时“南高师”所在位置 即南大历史上老校区 所在地——四牌楼 如今,提起南大老校区 通常是指鼓楼校区 从四牌楼到鼓楼 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这一切,都要从1952年说起…… 喜迎解放 定名南大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横渡长江天堑,胜利解放南京。以“起看星河含曙意,愿将热血荐黎明”的大无畏精神投入“应变、护校、迎解放”斗争的全校师生员工,终于熬过黎明前的黑暗,迎来了新生的曙光。1950年10月,学校正式定名为“南京大学”。 刚解放时南京大学的校门定名为南京大学的文件响应号召 院系调整 新中国成立后,为使高等教育能够适应蓬勃发展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需要,国家决定对全国高等学校进行有计划、大规模的院系调整。调整的方针是: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整顿和加强综合性大学。 1951年11月召开的全国工学院院长会议提出:“将南京大学的工学院划出来,和金陵大学的电机工程系、化学工程系及之江大学的建筑系合并,成立南京工学院”,由此揭开了南京大学院系调整工作的序幕。 三份文件? 逐步推进 1952年3月24日,在以南京市市长柯庆施名义呈报的《关于南京大学、金陵大学合并、调整方案的请示》中提出:“(1)南京大学文、理、法三院各系与金陵大学文、理两院合并,成立正规的综合大学,仍名南京大学;(2)以南大工学院为基础,合并金大理学院电机、化工两系,成立南京工学院;(3)南大、金大农学院合并成立南京农学院……”其中还提到,南京工学院“宜设南大四牌楼不动”;“南京大学把校址让给工学院”,“迁到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旧址”。 1952年7月26日,根据《华东区高等学校院系调整设置方案》,南京大学与金陵大学两校校务委员会举行联席会议,通过了《南京、金陵两大学合并、调整工作进行办法》。其中对校舍的调配与添建、教员的调配、图书文物与档案资料的归属等问题作出了具体安排,并成立了院系调整有关的具体机构。 《南京、金陵两大学合并、调整工作进行办法》校舍的调配与添建 (1)南京工学院设在南京大学四牌楼本部;(2)南京大学设金陵大学现址;(3)南京师范学院设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旧址;(4)南京农学院暂设丁家桥南京大学农学院,徐图迁往城外。 上述方案基本思路为:原金陵大学的实验室较大,若在金大校址设综合性大学,改装和扩大所需经费较少;而南大工学院附设的机械工厂以及风洞实验室、电子管制造室等等,搬迁甚为费事,故以南大校本部为南京工学院校址比较适宜。 教员的调配 院系调整中的师资调配按照“综合大学保留应有基础”等原则进行。例如,南大、金大原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师资122人,调整后有72人留南京大学,占64.3%,其中有教授25人。许多学有所长、卓有建树的学者教授,大都留在南大任教,保证了南京大学基础学科的教学、科研在较高水平上进行。 图书文物与档案资料的归属 南大、金大图书馆原有的专门、应用科学书籍分归各专门学院,部分理论科学书籍及基础参考书如有复本,亦可适当分配,其余图书、文物均归南京大学。南大、金大两校及其前身的档案资料,除即须应用者加以适当划分外,原则上均由南京大学保管。 完成调整 建设新南大 在1952年院系调整中,南京大学调整出工学、农学、师范等部分院系,以南京大学文、理学院和金陵大学文、理学院为主体,组成一所文理学科型的综合性大学,仍名南京大学,校址从四牌楼迁至鼓楼金大原址。 院系调整以后的南京大学,以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为主,设有13个系和4个专修科。专任教师253人,校园占地面积635亩,校舍面积约3万平方米。 院系调整后,经华东军政委员会教育部提名,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潘菽(原南京大学校长)为校长,孙叔平(南京市文教局长)为第一副校长,李方训(原金陵大学校长)为第二副校长。 院系调整后,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学校的基本建设取得突出成绩,先后建成了南园学生宿舍、教职工宿舍、食堂、东南大楼,以及天文台、气象观测站等教学科研设施。从1952年到1955年,3年间全校建筑面积从3.80万平方米增加到10.05万平方米。到1956年,新校园的建设初步完成。 建成的学生第八宿舍(1955年)建成的东南大楼(1956年)建成的天文台(1956年)院系调整后的南京大学校门北大楼礼堂图书馆校园一景从四牌楼到鼓楼 再到如今的鼓楼、浦口、仙林、苏州四校区 虽校址更迭 但百廿南大的精神传承 弦歌不辍,薪火相传 |
上一篇:学校召开党建工作例会